资源下载

二维码

对农信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5-10-21 10:34:38
来源:

——以永州为例

 

湖南省联社永州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 肖沪生
 

当前,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大趋势,有效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永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契机和现实需要。特别是2011年10月份,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永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永州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和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如何在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呢?笔者对永州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农信社的大力支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就是资金在各产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运动,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

(一)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农信社的支持。一方面,从以往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看,前期建设资金较为缺乏,单靠政府支持和直接融资远不能满足,这需要农信社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另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型企业,与外界资金联系频繁、密切,对结算方式和渠道要求比较高,需要就近方便、安全快捷的结算服务,而农信社点多面广的优势正好可以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服务。

(二)农信社能够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以永州为例,农信社是全市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金融机构之首。截至2011年底,该社可用资金高达79.77亿元,贷存比只有65.03%,信贷投放的空间还很大,可以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帮助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解决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建设和销售流通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近年来,农信社的信贷机制、服务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能够开展项目贷款和社团贷款,可以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服务,能有效满足多层次的信贷需求。其次,农信社网点覆盖广、结算渠道畅通,可以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服务,大幅度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使用效率。

农信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中阻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永州农信社为部分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但力度和深度不够,整体效果欠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一)信贷支持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和贡献不匹配。自2008年以来,全市新开发工业园区面积140.8平方公里,兴建标准厂房455.2万平方米,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089个,承接转移企业2000多家,初步形成了先进机械制造、外向型加工贸易、矿产资源深加工、生物制药、电子设备等产业集群。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地方GDP贡献率超过了40%,提供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同期全市社会就业的70%以上。但从农信社信贷投放的情况来看,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总额的1.73%,支持力度明显偏低,且主要投向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贷款增速也相对缓慢,低于贷款平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二)信贷政策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目标不匹配。永州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未来五年必须坚持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总抓手,积极开展沿海产业转移,对接东盟,重点推动产业承接从小项目向大项目转变、从单个企业向整个产业链转变、从劳动密集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整个发展目标涉及农产品加工链的内容不多,这与农信社信贷支持重点为农业、农村、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受信贷规模和农业贷款占比控制,农信社信贷资源不能向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实行重点倾斜。

(三)信贷要求与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自身条件不匹配。一是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可供抵押担保物较少,而当前农信社的信贷品种有限,企业贷款主要以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动产抵押为主。二是大多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能够提供的财务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达不到评级授信的要求。三是部分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规模较少,自身资金实力不足,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达不到农信社贷款条件。四是少部分企业逃废债务,恶意拖欠农信社贷款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农信社信贷投放积极性。五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影响较大。受2008年下半年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当前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经营困难,导致部分企业投资下降或再融资规模下降,部分企业甚至撤走,这也在很到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的信贷投放。

(四)信贷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融资要求不匹配。当前,农信社信贷机制、产品创新不足,工作中心仍然放在传统的贷款业务上,在开展票据、贴现、转贴现、债券等融资方式上存在不足。与此同时,大部分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资金渠道也较为单一,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不强,公开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融资业务发展缓慢,无法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获取所需资金。

农信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和相关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有效程度决定了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市金融机构中资金实力最为雄厚的农信社,在推进永州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过程中,应该大有作为。

(一)深化改革,健全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推进农信社股份制、商业化的改革进程,支持有条件的县级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同时,整合城区农信社资源,组建城区农村商业银行,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体制优势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围绕产业园区完善网点建设。对政策扶持力度和发展潜力较大且周边金融网点较少的园区,农信社要抓住机遇,加快网点建设,配备高素质的人才,完善服务功能,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为园区内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三是促进担保机构和中介机构的发展。农信社要主动加强与担保机构的联系,与实力强、信誉好的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切实推进业务发展,解决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会计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督,督促其健康发展,提高其风险过滤等功能,对不负责任的、存在欺诈行为的中介机构给予信用制裁,提高担保机构和中介机构对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贡献度。

(二)加快创新,提升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水平。一是要创新模式。要针对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大多是新设企业、“老板”都不是本地人、缺乏可用于抵押的资产等实际情况,大力创新信贷模式,将重点放在对“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等的考察,并适当降低抵押品的权重,重点关注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发展前景。二是要创新产品。要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创新信贷产品,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机械设备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品种。可以采取产业链企业互保、订单、原材料、库存商品、应收账款、专利等灵活有效的抵押担保方式。积极开展票据、贴现、转贴现、债券等融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三是要创新服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简化或再造操作流程,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着力解决企业资金需求“急、频、快”的问题,组织信贷人员深入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走访、调研,组织召开银企座谈会,搭建银企合作新平台。

(三)突出重点,确保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效果。农信社制定信贷政策的时候,要在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找到结合点,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研究,要在满足“三农”有效信贷需求的基础上,将信贷资金向承接产业转移倾斜,将有限的信贷资源用在“刀刃”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突出支持农产品加工,承接高效农业项目,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体系,重点支持承接农林产品加工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好绿色永州牌,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突出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如支持食品加工、锰矿加工、制衣制鞋、玩具等产业的承接,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和节能降耗水平。建立淘汰产业退出机制,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实行有限支持和不予支持的区别政策。三是突出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四)多方联动,营造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环境。一是要畅通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在国(境)内外上市融资,优先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二是要完善信用资料数据库建设,最大限度地收集企业经营、财务、现金流量等信息,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为农信社和承接产业转移企业双方提供信息平台。三是要维护农信社在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合法权益。要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之间债权债务的法律关系,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恶意逃废农信社债务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和制裁,为农信社与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信用环境,为银企合作、银政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四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破解抵押难、贷款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1 zdfjr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地方金融网 版权 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8020688号

关闭